2019.09.18

对谈 | 林羽龙:从我的视角 Conversation | Lin Yulong: From my perspective

高润生、林羽龙个展期间,为了对艺术家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邀请到两位艺术家进行了一次对谈。两位艺术家更多地从创作角度关注对方的作品,提出疑问,探讨了彼此创作上偶然的契合点。对谈涉及到「你到底想表达什么」的灵魂发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

以下为林羽龙回答高润生的提问。


 

高润生:我一直对羽龙的画很感兴趣,从上次到这次展览,我个人的感受也更加清晰。我想

问羽龙,这次展览是否有意无意在探讨「重力」或者「力」?

林羽龙:我的画面里有两个潜在的元素:时间和空间。但这两个都是物理性的元素,「重力」也是一种物理性的元素。时间,在我的画面里体现为一种层层叠加的色彩。每一层透明的色彩干了之后,再在上面叠加。空间是通过二维的画面制造一种虚拟的三维空间关系。「重力」就成为画面里很自然而然的产物了。这个颜色的自然流淌就是一种「重力」的体现。

 

 

高润生:我看您以前的作品,感觉探讨和「力」相关问题的作品还是很多的。比如那个从上向下倒水的水桶。这种图像您是如何去选择的呢?
林羽龙:这与我个人的观察习惯有关,也与这个场景带给我的瞬间感受有关。我喜欢观察一些生活中的细节。比如之前的「褶皱」系列,可能是裙摆、领子或者布的一角。这个倒水的画面,它可能生活中你无意识的但却经常做的动作。包括这次个展的漩涡系列,可能这个图形很像苹果皮、卷笔刀转出来的铅笔屑或者什么。这些细节触动到我的一瞬间是很感性的,但是我画出表现在画面上就是很理性的,是一个很理性的处理过程。

 

 

高润生:根据画面中这些触动到你的细节,你会对自己这种理性的表现方式提出反思吗?为什么会对这些细节这样表现?或者再将创作去进行理性的提炼?

林羽龙:我对小的物体的理性的表现,在于对形体以一种线和面的方式去表达。但是最终回归到感性的。因为画面中的这些形体实际上都是和现实物有关的,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抽象。

 

 
高润生: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表达是贯穿作品的主线。那为什么始终对这个主题感兴趣呢?是有意为之吗?

林羽龙:可以说是有意为之的。去除掉画面中的叙事性,只剩下绘画最简单的语言、最简单的元素,也就是点、线、面,这正好是表现空间最好的方式,也是以此为契机,我开始了这种对于「空间」的基础研究。「时间」则是感性的,来源于生活当中。我在德国的时候做过一个作品。当时工作室大家共用,一般大家下午才来,上午我就一个人。有一天我看到太阳从工作室的窗户里照进来,随着时间的变化光斑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恰好学校旁边就是个教堂,教堂每隔十五分钟就会敲一次钟,于是我忽然发现有一个时间在提醒我,时间和光斑是对应的。然后我就用黑色把这个光斑形状涂上了,到下一个十五分钟再涂,最后也是形成了一个交叠的效果。这其实和我现在的创作在原理是相同的。

 

 

高润生:也就是说这种时间与你的关系,也是通过你对生活的观察建立起来的。
林羽龙:其实我觉得艺术史发展到现在,各种形式都存在过了。以一种艺术家自己的视角,将艺术家对世界的观察或者感受表现给观众看,这是现在艺术家该做的事。
高润生:也就是说,你认为对艺术而言,所表达的思想、感受一定要和艺术家有一定的关系。
林羽龙:我觉得一定是艺术家本人有关的。有的展现了艺术家的气质,有的是表达了艺术家的思想,比如一些叙事性绘画,有艺术家自己的经历在里面。

高润生:就我而言你的作品应该还是更符合你自己的气质。(笑)

 

 
高润生:你对作品的这种悬挂方式,无框,和墙体有一些距离,我觉得很符合你作品的气质。这和贯穿你作品中的「时空」主题有联系吗?为什么想到要用这种方式悬挂呢?
林羽龙:画面里面的「时间」元素表现在多层颜色的叠加。而这种叠加,在画面边缘最容易看出来,是对时间的记录,所以很重要。但最一开始我也没想那么多,就是没打算画在绷好的画布上。后来教授给我提出,我画的这些布料、褶皱之类的,是否和你的材料也有关系。我就意识到,画面本身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去考虑的。其实绘画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是并不裱框,只是一块布,或者皮革,发展到后来才有形成了一种由内框的画布。所以内框是不是一定需要的?丰塔纳用刀划开的画布,也是通过打破、扩展了画布的空间,创造一个新的维度,强调了离开内框的感觉。

 

 
高润生:谈谈你今后的创作方向?
林羽龙:我一直在作品中强调自己的观察视角,希望将我对于事物的理解展现给观众。上一次个展中更多的是类似褶皱一样的意象,对空间是一种横向的展开方式;这次是回到画面中心。这是视角不同的转换,但都是从细节、小的视角观察世界,是一种视角方向的转换。今后可能也尝试更多的观察视角,给观众一种强烈的感受,关于我是如何去观察世界,我的世界观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