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0

陈文华-艺术观念的探索与思考 Chen Wenhua-The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of artistic concept

参照物的丧失/ The loss of reference 2013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150×125cm
绿色信仰 / Green Belief 2016 影像/ Video 8'34''
绿色信仰 / Green Belief 2016 影像/ Video 8'34''
60秒日落 / 60 seconds sunset 2017 影像/ Video 2'16''
60秒日落 / 60 seconds sunset 2017 影像/ Video 2'16''

科技和艺术作为人类文明进程的两只车轮——科技解决技术问题,而艺术解决观念问题。美术作品传达观念的方式,便是以视觉为载体,为观众在精神领域构筑一个私密的、漫无边际的思考的空间。表达独特观念的艺术作品尤其如此,它们往往会尝试颠覆人们的惯性思维和认知,从而不断地更新人类认识自我和周围世界方法。

著名的人类学家 J·G·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在鸿篇巨制《金枝》(Golden Bough)当中,将近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原始文明的巫术作对比,从而解读出了人类在千百年来处理和自然的关系过程中,智慧和文明的发展历程。陈文华于在3画廊的新个展《口哨》带来的几个系列的作品,与弗雷泽的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陈文华所研究的重点在于艺术观念的发展,并不断地在这一领域进行勇敢的思考和探索。

《参照物的丧失》一定程度就是艺术家对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思考结果——人类在探究未知事物时,不可避免地会背起固有的认知和思维的包袱,而这一系列作品的重点则在于挑战这种“固有观念”,并启发人们跳出既有认知的“舒适圈”。自20世纪初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和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1987)前赴后继地完成了对艺术既定认知的挑战和重塑之后,这种不断反思已有观念并推陈出新的思潮,在艺术界便绵绵不绝地传承下来。今天在陈文华的这组作品中,也能窥见这股潮流的影子。

在布面上呈现的色块组合,带着波普艺术式的工业美感,乍看之下让人茫然失措,但旁边的实物雨伞立刻道出作品的灵感来源——非常普通的在便利店就能买到的雨伞。但被放置在画布旁边的时候,雨伞被从原有的“实用物品”的语境解放出来——不再是人们固有观念中的雨伞,而是在新的艺术语境中被重新定义为画面的一个部分。这就像当我们看到一只玻璃杯的时候,基本都只会直观地反映出它是一只杯子,但往往忽略了它也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被解释成一片玻璃,或是一抹透明色,甚至一件宗教圣物。

《100.25 26.86》则是陈文华实践人类学理论的另一组作品,是他在丽江驻地期间开展的以坐标命名的艺术项目。展陈设计上采用了包围沉浸式的方式来呈现这套作品,希望能给观众的更加直接的视觉体验。艺术家以外出写生的方式走访了云南一个与世隔绝的村落——那里的人们依旧维系着自己古老而独立的语言、生活和文化。艺术家则基于自己现代城市文明的认知,在地缘上为这个村落画出边界,为下一步的田野调查做好铺垫——这将会是一个有续集的艺术计划。

科技的进步带来了近几年新媒体艺术的崛起,进而在艺术语言上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这也就是为什么近一两年在一级市场录像作品的销售出现了可观的增长。新媒体艺术作品在一些新兴公共空间中能带来十分别样的视觉和思维体验——例如购物中心、美术馆、公园甚至是写字楼,实践着艺术和其他领域的跨界融合。陈文华在录像艺术领域也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尝试和探索。因此陈文华的录像作品,除了私人收藏,更可以展陈于泛艺术类的公共空间当中——而这,甚至可能成为下一代藏家群体中的新风潮。

这次陈文华带来的三件录像作品,灵感依旧来源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叩问。巨幅投影作品《绿色的信仰》中,透露着艺术家对假借生态建设之名圈地造楼的鞭挞;《60秒日落》则表达了人类对的自然的感知和真实自然现象之间的落差;《一座即将消逝的孤岛》则是陈文华发起,由不同时区的多位艺术家合作完成的视频作品——包含了录像、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着跨越了时空的艺术家们对同一主题的多元化共鸣。

陈文华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市。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职业艺术家。曾参加CAFAM双年展,CAFAM未来展,并入围华宇青年奖,作品曾被广东美术馆等专业艺术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