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2

八月艺术节 | 有趣味的绘画:林羽龙作品研讨会 August International Arts Festival | Interesting Painting: Lin Yulong Works Seminar

在3画廊代理青年艺术家——林羽龙开始驻留创作。艺术家第二次个展将于8月31日开幕。在艺术家带来的新作中,能够看到他的工作进展。在3画廊八月国际艺术节的第一天,在3画廊学术主持柴中建与艺术家进行了一场对谈。参与对谈的还有在3画廊艺术总监·棉布以及策展小组:艺术经纪人·李昊、视觉总监·小铭、媒体负责人·カッパ。

 

研讨会上,柴老师从中西方当今艺术教育差异切入,谈及国内外艺术学习经历对在3画廊青年艺术家的影响;从艺术史三段论分析林羽龙的艺术作品。艺术家本人也从创作角度分析了新作是如何在之前的探索之中更进一步。以下截取概括部分对谈内容与大家一起分享。
 
人类艺术史「三段论」:再现、表现、构造
艺术发展至今,经历了从再现客观现实,追求「再现」;到以表现艺术家主观情感,追求「表现」;发展到今天,受极简主义影响的当代艺术更倾向于摈除历史叙事和宏大隐喻,追求艺术家主观的、能动的「构造」。所谓「构造」,即是指人类在理解构造的原理之后,按照内心期待的结果,以此为导向所运行的过程。柴老师在会上提到:“相较于自然构造的不可靠,人类构造与自然系统截然不同,更具秩序,也更加可靠和可控。在这个背景下看待林羽龙的作品,我们能感受到他作品中,通过线条、颜色的构造性给人所带来的感受。”
林羽龙回应到,正如柴老师所说,他所探讨的是作品本身。构成作品的线条与色彩,不是服务于某一特定叙事或情绪表达的元素,而是作为画的主体,作为「构造」的一部分。
 
新作与之前的作品有何不同?
此次林羽龙在驻留期间创作的作品,相较于之前的作品,在观察视角更向前推进了一步。如果说之前的作品还能看到一些具体形象的影子,如「布的褶皱」、「窗帘」等,那么林羽龙的新作品则体现他在观察视角上的转变,在作品的呈现上进入一个新的维度。
 
「线」· 时间和重力的可视化
艺术家从自己的线条里呈现绘画的本体,「线」就是线条本身,不是服务于某一特定叙事或情绪表达的元素,而是作为画的主体,作为「构造」的一部分。另外,艺术家认为颜色具有视觉优先性,在他的画作中,轻盈的颜色层层叠加,形成最终的效果。我们于是能在复合的颜色中看到「时间」转化为一种可观可感的痕迹。
画廊艺术经纪人李昊发现,画面中除了作为画面主体「主角」的线,也有由于材料特性和重力所形成的向下「流淌的线」。受到重力作用自然形成的线条相互平行,又与构成主体的圆圈相交织,在轻盈透明的色块中我们得以清晰地感知到自然界中不可视的「重力」。
 
 「弦」
对谈的最后,策展小组希望柴老师对于羽龙的作品有一个概念性的表述,柴老师接口说到:弦。简直是惊叹之语。本次对谈达到极简的高峰。我们暂且使用“成功”这两个字。
 
此次对谈在艺术史三段论的背景下分析林羽龙的艺术作品,是十分重要的。会中也提到画廊的探索方向,可以看出,无论是林羽龙、李慕华还是未来的一些青年艺术家,都将成为画廊重要的生产力。另一个层面上,林羽龙在表达自己从微观视角观察和探索世界的方式也十分有价值,提醒了我们从不同视角观察世界,这也是艺术在当下,为人所带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