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4

线上展厅 | 以花为径-朱莉评杨雁翎个展 Exhibition Online , Take flowers as the path, Zhu Li commented on Yang Yanling's solo exhibition

线上展厅 | 以花为径-朱莉评杨雁翎个展

 

缠绵蕴藉,丰肌腻理;冰壶玉衡,徵羽之操。细腻与优雅是杨雁翎从宋代花鸟画汲取的气质,但是千秋独具,自出机杼,与过去的花鸟画又大为不同。这次展览,展示了艺术家一系列创新作品,以花为径,展示独特的气韵与美,亦彰显艺术家精湛的绘画技艺。杨雁翎借鉴了“南宋百花图卷”以及南宋山水画的技法,同时融合西方古典素描和艺术家对工笔积年累月的钻研与创新,为我们呈现一场生命之美的旅程。

弃五色斑斓而得墨韵三千,完全抛弃色彩,杨雁翎选择用千变万化的墨色在宣纸上描绘本次展览的作品。艺术家关注于画面的构成以及物像的结构远远大于题材本身可供联想的寓意。将花卉的细节和构造抽离以及放大,做为艺术家独特的实践以及探索。无可否认,一贯而通的形式之美,凸显了艺术家超高的抽象花卉表现形式。
缀 30X22cm 纸本水墨 2017  Zhui 30X22cm Ink on paper 2017

 

参 30X22cm 纸本水墨 2017 Cen 30X22cm Ink on paper 2017
 

累 30X22cm 纸本水墨 2017   Lei 30X22cm Ink on paper 2017

 

蓁 130X100cm纸本水墨   2017 Zhen    130X100cm Ink on paper 2017
 

莞 30X22cm 纸本水墨 2017 Wan 30X22cm Ink on paper 2017

 

華  130X100cm 水墨纸本2017  Hua 130X100cm Ink on paper 2017

 

翘 30X22cm 纸本水墨 2017  Qiao 30X22cm Ink on paper 2017

 

夭 30X22cm 纸本水墨 2017  Yao 30X22cm Ink on paper 2017

 
著名的宋代工笔图卷为杨雁翎提供了部分做的灵感,而事实上,“南宋百花图卷”也恰好被一些学者认为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女性画家作品。
南宋  杨婕妤 百花图卷 (部分)  绢本矮幅 工笔设色画,横324 x 24cm  吉林省博物馆藏
 
这幅精美的工笔图卷以描绘了一系列四季不同的花卉而被称为百花图卷。而百花图卷中的技法,被认为是代表了一种过渡性,即从北宋的工笔技法到南宋广为当时艺术家使用的,一种更为自由的工笔风格。这种方法并不依仗色彩,而是通过使用墨色多层次的渲染来表现主题。起初,本展中的八幅作品绘制在熟宣上。艺术家运用从古画技法中提炼出的独特方式,为我们呈现出簇拥层叠,细致入微的一系列高精度的异世界,山川云海可循,大千世界能观。
由春至夏,有九种鸡冠花的花期横跨期间。而花卉在中国从古至今都是经久不衰的艺术题材,其中最为世人所知一朵鸡冠花,应该是明四家之一的沈周于1494以写意手法创作的“写生册”中的形象,笔法质朴,清雅别致。而事实上,沈周也被认为是第一位在文人画坛中推举花鸟题材的明代画家。
 

明 沈周 写生册 纸本设色 34.8 x 56.5cm x 20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杨雁翎在本次展览的另外四幅作品中

姝 180X100cm 水墨纸本2017   Shu 180X100cm Ink on paper 2017

 

廑 180X100cm水墨纸本2017 Jin 180X100cm Ink on paper 2017

 

炜 180X100cm 水墨纸本2017  Wei 180X100cm Ink on paper 2017

 

瑟 180X100cm 水墨纸本2017 Se 180X100cm Ink on paper 2017

 
呈现了完全不同的鸡冠花。艺术家胸有成竹的将南宋大家父子档的马远和马麟的山水皴法、西方古典素描的技法以及工笔花鸟技法融为一体,创造了独特的画面。
 

南宋  马远   踏歌图   绢本设色 192.5cmx111cm  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艺术家创新性的使用山水的皴法来描绘花朵的纹理和体积感,加上艺术家通过捕捉鸡冠花的局部以及特殊的角度,由此巧妙的重新定义了花朵的经典视觉形象。通过淡墨的层叠渲染产生的巧妙色调,诞生了超越现实,如梦如幻般的花朵形象。
在另外两幅鸡冠花的作品中,

盈 80X120cm 水墨纸本2017  Ying 80X120cm Ink on paper 2017

 

萦 80X120cm水墨纸本2017   Ying 80X120cm Ink on paper 2017

 
艺术家在熟宣上用中锋取淡墨,一遍遍的渲染墨色的层次,打破传统的单一工笔技法,以格物致知的精神娴熟细腻表现题材的结构与细节。
在三幅以牡丹为材的作品中,艺术家通过使用西方古典素描技法、写意技法、工笔技法以及南宋山水技法,创造了柔和而又饱满的花朵形象。选用正面的角度,在表现牡丹花瓣复杂的结构

裊  159X124cm 纸本水墨 2020 Niao 159X124cm Ink on paper 2020

 
以及其他几幅作品中枝叶细节

容 176X146cm 纸本水墨 2019 Rong 176X146cm Ink on paper 2019

 

琼 176X146cm 纸本水墨 2019   Qiong 176X146cm Ink on paper 2019
 
山水画的皴法发挥着主要的作用。水墨色调的变化在三幅作品中体现的淋漓精致,行走自如,最后以工笔之法加淡墨罩染,尽显牡丹的富丽堂皇。
倒排双陆子,希插碧牙筹,一对罂粟花是为展出作品的最后部分

曳 78.5X124cm 纸本水墨 2020      Ye 78.5X124cm Ink on paper 2020

 

眩 159X124cn 纸本水墨 2020  Xuan 159X124cm Ink on paper 2020

 
在这两幅作品中,艺术家均在宣纸上呈现了繁茂的花卉图案。两幅作品分别以侧面视角描绘弯曲的形象,以及从正面中心出发,描绘罂粟的花束。同样,艺术家仍然将四种技法揉合,在这些精心雕琢的罂粟花中,墨色浓淡之间,停走顿驰之瞬,得以觉察天地玄黄,而包罗万象。

 

作者:史钰丽(美国丹佛亚洲艺术协会主席)

翻译&润色:李昊